我國目前還沒有統(tǒng)一的清真食品認證國家標準,有關專家指出,由于中國沒有統(tǒng)一的認證標準,任何一個國家也不太可能與某一個省或區(qū)進行全面互認。這從很大程度上阻礙了我國清真食品產業(yè)的發(fā)展。同樣,我國除清真產業(yè)外的農產品想要走出去,也受沒有統(tǒng)一認證體系的制約。
中國社科院農村發(fā)展研究所宏觀室副主任李國祥建議,我國應該建立統(tǒng)一的認證國家標準,以引導和推動國內民族化的食品企業(yè)“走出去”。
李國祥:民族化的食品怎么樣通過認證來得到世界的認同在全球范圍內行銷,是一個難的課題,很多地方特色的民族的食品很難得到其它的認證,認證就是一個加速過程,能夠減少世界認同障礙的有效途徑,民族食品認證首先要在國內認證,要想走到國外,世界來認證的話還是有些難度,目前所掌握的資料來看,還沒有全球性認證的機構,國外的認證大家相互不一定承認,都是各自為政,我認為民族化首先在本地乃至在全國得到認證之后如果國內的大家都公認這種認證以及它所帶來的品牌效應,最終應該也會走向世界的。
想要建立起自己的認證體系,在李國祥眼里首先要確保產品質量過關,另一方面,要大力向全球推廣。中國雖然有自身優(yōu)勢,但民族認證到國際認證,路還很長。
李國祥:隨著我國參加國際市場程度的提高,中國歷史悠久很多地方都有特色食品,未來中國我們也可以自己探索,成立一個國際化的認證機構,掌握認證的主導權通過國內認證組織世界性的或成為世界性的認證機構,這個需要一方面要嚴把質量關,能夠取得國際認證的效應,另一方面我們認證的規(guī)則程序,認證的效果可以向世界宣傳,讓世界來承認,如果掌握了話語權,那么我國的民族認證就能成為國際認證。這方面中國優(yōu)勢很明顯,所以國際化大背景下,我們要拓展自己的思維,要有更高的眼界,把相關工作做好,同時也有長遠的目標能夠進一步的走向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