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基本內容
食品接觸面指直接或間接與食品接觸的表面,包括器具及與食品接觸之設備表面。間接的食品接觸面,系指在正常作業(yè)情形下,由其流出的液體會與食品或食品直接接觸的表面。由于接觸面是一種介質,必然會有一部分遷移進入食品中,故介質要求無毒無害。例如,長期放置食品的塑料盒中間會凹下一塊,這就是因為遷移入食品的結果。因此,食品接觸面的衛(wèi)生將直接影響生產過程的衛(wèi)生 。
2食品接觸面的結構
食品接觸面的結構設計和安裝應無粗糙焊縫、破裂、凹陷,要求表面光滑(包括縫、角和邊在內);無不良的關節(jié)連接、已腐蝕部件、暴露的螺絲螺帽或其他可以藏匿水或污物的地方。目的是便于衛(wèi)生操作,拆洗、維護、保養(yǎng)符合衛(wèi)生要求,以及能及時充分地進行 清洗和 消毒。
3食品接觸面的材料
與食品產品接觸材料的要求有:在寬廣的溫度范圍內具有足夠的強度;耐用,合理的壽命;無毒,無異味,沒有吸附性;抗破裂,抗破碎,抗壓,抗磨損;在使用過程中能阻止不期望物質的滲透;容易清洗,易成型。
“安全”材料
食品接觸面的材料應是符合食品安全衛(wèi)生要求的“安全”的材料。“安全”的材料是指:無毒(無化學物滲出)、不吸水(不積水和/或干燥)、抗腐蝕、不與清洗劑和消毒劑產生化學反應。
非“安全”材料
通常應避免(可能某些國家禁止)作為食品接觸面的材料,如: 竹木制品(考慮到微生物伺題)、黑鐵或 鑄鐵(考慮到腐蝕問題)、 黃銅(考慮到不耐腐蝕和產生質量問題)、 鍍鋅金屬(考慮到腐蝕和化學滲出的問題)。
常用于食品接觸面的材料
a.不銹鋼。應選擇較高的等級(美國推薦使用300系列),低等級的 不銹鋼容易被氧化劑腐蝕。
b.塑料。選用無毒塑料,根據用途選擇不同的顏色,如生區(qū)和熟區(qū)的塑料周轉筐顏色不同。
c.混凝土。初級食品加工時使用,也可作為蓄水池。應選擇相應的混凝土配方以防腐蝕,并注意表面拋光,減少表面微孔。
d.瓷磚。不應含有鉛等有害成分,質量要高,防止腐蝕和開裂,貼瓷磚時應使用水泥漿,防止磚與磚之間留有縫隙。
e.木材。許多國家的法規(guī)中已明令禁止在食品加工過程中使用竹木器具,因此,除了傳統(tǒng)工藝必須使用木材外,一般不推薦使用木材,即使例外使用,木材中的防腐劑含量也應符合國家規(guī)定標準,并注意及時清洗消毒。
4食品接觸面的清洗編輯
清洗消毒的方法
a.物理方法。 臭氧消毒、電子滅菌消毒、 紫外線消毒等。肉類加工廠應首選82℃熱水清洗消毒。
b.化學方法。一般使用 含氯消毒劑,如次氯酸鈉100~150mg/kg。
清洗消毒程序
使用化學清洗劑時一般分5~6個步驟:清除一預沖洗一使用清洗劑一再沖洗一消毒一最后沖洗。
首先必須進行徹底清洗,以除去微生物賴以生長的營養(yǎng)物質。如清除大的殘渣,預沖洗去除表面附著的殘渣,使用清洗劑清洗頑垢,沖洗清洗劑和去除頑垢。然后進行消毒并確保消毒效果。接著再進行沖洗,去除殘留的化學消毒劑。
值得注意的是,所有的清洗方法,包括泡沫清洗和浸洗都需要充分的接觸時間來完全松動和剝離污物。弱堿性清洗劑通常需要10~15min來充分松動大部分水產品加工的污物。過長時間(超過20min)會使清洗劑變干、重新沉積為污垢或縮短設備壽命。因此,無論選擇何種清洗劑,必須考慮接觸時間。清洗液的溫度對清洗效果也至關重要,一般來說溫度較高比較容易清洗,但溫度太高時,會使食品殘渣中的 蛋白質變性凝固,反而影響清洗效果。
設備和工器具的清洗消毒及其管理
a.清洗消毒頻率。
大型設備:每班加工結束之后。清洗區(qū)工器具:每隔2~4h。屠宰線上用的刀具:每用一次消毒一次(每個崗位至少兩把刀,交替使用)。加工設備、器具被污染之后應立即進行清洗消毒。
b.手和手套。
每次進車間前和加工過程中手被污染時,必須洗手消毒。要做到這一點,必須在車間的入口處、車間流水線和操作臺附近設有足夠的洗手消毒設施;在清洗區(qū)的車間入口處還應派專人檢查手的清洗消毒情況,檢查是否戴首飾、是否留過長的指甲等。手套比手更容易清洗和消毒,一般在一個班次結束或中間休息時應更換。手套不得使用線手套,所用材料應不易破損和脫落。肉類加工企業(yè),特別是使用刀具的工序,推薦使用不銹鋼絲編織的手套。 手套清洗消毒后應貯存在清洗過的密閉容器(包括塑料袋)中送往更衣室。
C.工作服。
工作服應在專業(yè)的洗衣房進行集中清洗和消毒。洗衣設備、能力與實際需求相適應。不同清洗要求區(qū)域的工作服應分開清洗。工作服必須每天清洗消毒。一般每個工人至少配備兩套工作服 [2] 。
d.工器具清洗消毒的幾點注意事項。
要有固定的清洗消毒場所或區(qū)域。推薦使用82℃熱水,但應注意水蒸氣排放,防止產生冷凝水。要根據清洗對象的性質選擇相應的清洗劑;在使用清洗劑、消毒劑時要考慮接觸時間和溫度,以求達到最佳效果。沖洗時要用流動的水,要注意排水問題,防止清洗、消毒水濺到產品上造成污染。
要遵守科學的清洗消毒程序,防止清洗劑、消毒劑的殘留。
5食品接觸面清洗狀況的監(jiān)測編輯
監(jiān)測的對象
食品接觸面的狀況;食品接觸面的清洗和消毒;使用的消毒劑類型和濃度;可能接觸食品的手套和外衣是否清洗衛(wèi)生,且狀態(tài)良好。
檢測方法
a.感官檢查。表面狀況良好,表面已清洗和消毒,手套和外衣清洗且保養(yǎng)良好。
b.化學檢測。消毒劑的濃度是否符合規(guī)定要求(試紙條或試劑盒,化學滴定)。
c.表面微生物檢測。檢測方法主要包括接觸平板、棉拭涂抹和發(fā)光法。棉拭涂抹:細菌總數<100個/c㎡。發(fā)光法是一種檢查表面清潔度的快速檢測方法,其機理為熒光蟲光的酶反應原理。近年來在食品加工企業(yè)開始應用,它克服了微生物學檢測方法耗時長的弱點,可以在開工前發(fā)現問題并及時糾正。檢測方法是用棉拭擦拭消毒后的食品接觸面,將棉拭上的物質放置于儀器中測量其產生的光的亮度,光亮度和表面的細菌以及食品殘渣的數量成正比。在某些情況下,因為有食品殘渣導致儀器的讀數值較高,而表面微生物的數量卻很低。
對清洗消毒的檢測頻率
a.感官檢查頻率。一般在每天加工前、加工過程中以及生產結束后進行。洗手消毒主要在員工進入車間時、從衛(wèi)生間出來后和加工過程中檢查。
b.實驗室檢測頻率。按實驗室制定的抽樣計劃,一般每周1~2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