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曲形炒青綠茶之一。產于江蘇省太湖洞庭山。約在一千年以前的宋代,這里已是著名的茶葉產地。碧螺春是清圣祖玄燁游太湖時(康熙14年,公元1675年)題名的。其外形纖細、卷曲呈螺狀,白毫顯露,銀綠穩(wěn)翠。主銷北京、上海、蘇州一帶大中城市,并出口東南亞等地。
洞庭碧螺春鮮葉于每年3月下旬開采,高級茶以單芽或一芽一葉初展為采摘標準。炒制方法分為殺青、揉捻、搓團、干燥四個工序,連續(xù)在鍋中操作,一鍋到底。殺青每鍋投葉量為500-600g,鍋溫150-160℃,經2-3分鐘,當達到殺青適度時,將鍋溫降到80℃左右,用手攏住葉子沿鍋壁摩擦旋轉進行揉捻。揉捻時葉子旋轉方向必須始終一致,才能揉緊茶條。約15-17分鐘,七成干左右,再降低鍋溫,進行搓團。搓團是碧螺春外形形成的關鍵工序,鍋溫60-70℃,將一鍋葉子搓成兩團,邊搓團邊解塊,兩團交替,反復進行,待九成干時出鍋。茶葉出鍋后,在鍋底襯以白紙,再把茶葉均勻攤于紙上焙干。一天后,再用炭火烘至足干,裝箱收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