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景新樹種:烏飯樹
烏飯樹(Vaccinium bracteatum Thunb),別名牛筋,南燭草木,杜鵑花科植物。屬常綠灌木,多分布于福建、江蘇、安微、江西、湖南、湖北、廣東、臺灣等地。少數(shù)民族如畬族同胞,常于每年三月初三采集其葉,榨汁浸糯米,蒸成烏飯食用,以助陽補陰,明目壯腎,烏飯樹名也由此而得。
烏飯樹生于山坡、路旁或灌木叢中,喜光耐旱、耐瘠薄,樹高1m~3m,多分枝,枝條細,灰褐帶紅色,幼時帶有點狀微毛,老葉脫落。葉互和,卵狀橢圓形至狹橢圓形,長3cm ~6cm,寬1cm~3cm,邊緣具有稀疏尖鋸齒,基部楔狀,先端銳頭革質(zhì),有光澤,中脈有短毛;時柄短而不明顯,總狀花序腋生2cm~5cm,具有10余花,微具毛;苞片披針形,長1cm,邊緣具不明顯鋸齒;ūL0。2cm,具絨毛、萼鐘狀、5淺裂,外被絨毛,花冠白色,壺狀,長5mm~7mm,具絨毛;先端5裂片反卷,雄蕊10枚,花藥先端伸長,成管狀,花絲有白絨毛,子房下位;花柱長6mm,漿果球,成熟時紫黑色,直徑約5mm,萼齒宿存,內(nèi)含白色種子數(shù)顆,花期6~7月,果期8~9月。為常綠植物樹種,夏日葉色翠綠,秋季葉色微紅,萌發(fā)力強,制作盆景可采用提根式,懸根露爪、蒼古遒勁,根干灰褐色帶紅,姿態(tài)優(yōu)美,古拙典雅;帶葉制成蘇派盆景,葉片層疊有致,清奇古雅,為不可多得的一種新盆景樹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