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中外,有不少民族在烹飪中用酒來作調味品。在中國,有專門的料酒。少數民族中也有類似情況。怒族阿龍支系有種民間傳統(tǒng)食品,稱之為“肉、酒”。其制作方法是先將雞切成塊,用油烹炸后倒很多酒入鍋,以文火稍燉即成。肉酒外酥內嫩,酒香誘人,可口而富有營養(yǎng),是老人和孕婦的食補佳肴。西藏藏族在藏歷年時做一種湯食,叫“袞登”,是用青裸啤酒、紅糖、奶渣、酥油等混煮成的,其味酸甜香,且微帶清苦。廣西象州一帶的壯族,有種調味品叫“紅谷糟”,是以粘米制成的。制法是:將50克米醋與水混溶,灑到微溫的米飯中拌勻,然后裝壇加蓋捂嚴保溫,發(fā)酵24小時后,開壇撈出米飯,以清潔的涼水沖洗,堆飯于竹簸寞中,用布蓋好。米飯發(fā)熱即攤開晾涼,涼后又堆起來蓋布。每天以水沖洗一次,三日后米粒即成鮮紅色,晾干便是糟種。糟米加鹽,裝壇儲存。用紅谷糟可以作菜、臘肉的調料,也可以作燒菜的佐料和吃熟肉的蘸料,其味甜酸,酒香撲鼻,滿口留芳。廣西位佬族和貴州苗族等也有與此相似的泡菜,可以稱之為甜酒臘酸菜。因其酸甜香脆,生津開胃,所以一次得食,終生難忘。以酒來療疾在中國有久遠的歷史,少數民族中亦有此經驗。藏族牧民在古代就已懂得用青裸白酒敷貼外傷患處。在盛產藥材的少數民族地區(qū),以酒泡藥材醫(yī)病或健身的常見。四川涼山彝族以白酒送服花椒來治療肚脹腹瀉、下墜難受;以蠟干研末的“屎克螂”兌酒飲服來治療產后胎盤不下或墮胎。
守獵活動中用酒。鄂倫春族過去在婚宴中吃的狍子肉,是不能用以獵槍射殺的狍子的,這也許是對“動武”的忌諱,因為婚姻要求和和美美。于是,新郎便用食物拌酒來醉狍子生擒之。但是狍子的視覺、聽覺、嗅覺都很靈敏,非常機警,而且奔跑飛快,因此,能醉擒生狍者必須聰明能干才行。年輕的獵人都懂得狍子的生活習性及一年四季出沒的規(guī)律,而且能用樺樹皮做成狍哨子,摹仿狍子的叫聲,引誘母狍跑來喂奶,獵人又在下風,且頭戴抱頭帽,所以成功率還是較高的。
少數民族在節(jié)日和祭祀活動中,除敬神及人飲用之外,還有些特殊的用酒方式,舉例如下。據《寧古塔風俗雜談》記載,滿族過去請女性薩滿跳神求吉時,要捆縛一頭豬作卜卦之用,“以酒灌其耳與霞,耳霞動即吉”。建國后信薩滿教的人越來越少,薩滿跳神在如今只偶爾為學術調查者表演一下。羌族村寨在舉行山神祭時,眾人在端公(巫師)的主持下,將酒灌入羊耳,并大吼三聲,羊難受而發(fā)抖,眾人以為這便是山神已接受供獻(羊)的表示。端公還根據羊抖動的情況來卜當年的收成好壞。最后宰羊,涂羊血于象征山神的乳白色石英石頂端,眾人煮食羊肉,歌舞而散。達斡爾族在舉行“依爾登',(薩滿的祭祀)和“斡米南',(薩滿的盛典)時,有一節(jié)儀式是“吃血”,夜晚在黑暗中進行。將白天宰殺的三歲羊或牛血、切成塊的肺、牛奶或羊奶、香塊用酒拌在術碗中,眾人伴唱,薩滿跳神,并將血抹到掛在“神樹”上的銅制神靈面具上,F在節(jié)日活動儀式已簡化。
貴州印江土家族過去在祭風神時,大祭開始,先將作為犧牲的牛用酒灌醉,牛角牛尾掛鞭炮,祭畢點炮,讓牛圍神樹狂奔,宰牛者突然偷襲將?车,再將茅草人砍倒,立即扔掉刀,跳進河中躲避,謂之“掩殺”。
中國南方有十六七個少數民族有敬牛節(jié)或斗牛節(jié)。敬牛節(jié)反映了農耕民族對耕牛的愛護和重視;斗牛節(jié)主要是欣賞牛的頑強和勇武。福建閩東一帶的畬族于每年農歷四月初八過牛歇節(jié),有的人家以泥鍬或雞蛋泡酒,用竹筒灌喂牛,犒勞它辛勤的耕作。滇西北蘭坪一帶的普米族于每年農歷正月初二舉行駕牛節(jié)。清早,各家先把牛喂飽,然后帶上酒菜,趕牛到自家地頭犁幾撓地,爾后牽牛去參加集體祭祀,祭祀由德高望重的長者在村外地頭主持。各家拿點飯菜、黃酒擺在牛群前的大石板上,由一群小伙子給牛喂飯菜和灌酒。此時,主祭老人駕牛耕幾境地,眾人即放牛而去。習俗認為,此項活動有利于五谷豐登、家業(yè)興旺。貴州布依族在每年農歷四月初八舉行牛王節(jié),屆時各家用苦丁茶、紫泉酒、五色糯米飯喂牛,祭祀牛王,并挑選健壯善的牛進行斗牛比賽。得勝的牛被封為“牛王”,牛王主人當晚盛宴請客為賀。壯族于農歷四月初八舉行脫輒節(jié)。東蘭、鳳山一帶的壯族除在河塘邊擊鼓為牛洗澡及整修牛欄之外,中午各家還舉行隆重的敬牛儀式:在堂屋里擺一桌豐盛的酒菜,全家圍桌而坐。家長牽一頭老牛登堂入室,圍桌繞行,邊走邊唱:“牛啊我的寶咯,牛啊我的財咯,捻子花開了,陽雀鳥叫了,春水彈琴了,禾苗封嗣了,四月八到了,脫輒節(jié)來了,我把你來敬,我把牛輒脫,讓你喘口氣,讓你歇歇腳,吃口好草料,聽我唱牛歌。”唱到此,給牛喂口糯米飯和臘肉,接著又唱牛的來歷傳說,又喂飯。最后全家起立,撫摸牛背,為牛祝福,送回圈中,添好草料,全家才能進餐。苗族和恫族在斗牛前,有給牛灌點好酒使牛興奮勇斗的,也有在斗牛之后給牛喂甜酒,使其消除疲勞的。苗族在節(jié)目吹蘆笙活動中,有些地方將裝滿酒的葫蘆懸于高桿之頂,讓蘆笙手吹著蘆笙攀上高桿摘取酒葫蘆,贏得觀眾的歡呼和尊敬。云南寧穰納西族在獅子山女神會祭祀儀式之后,有賽馬,誰先到達終點,便可奪得擺在終點的一壇美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