菊石是一種已經(jīng)滅絕了的軟體動物,最早出現(xiàn)在古生代泥盆紀初期(距今約4億年),繁盛于中生代(距今約2.25億年),廣泛分布于世界各地的三疊紀海洋中,大約有260屬3000種,白堊紀末期(距今約6500萬年)絕跡。
菊石是由鸚鵡螺演化進化而來的,屬于頭足類動物,運動的器官在頭部。體外有一個硬殼,與鸚鵡螺的形狀相似。菊石類殼體的大小差別很大,一般的殼只有幾厘米或者幾十厘米,最小的僅有一厘米;大的達到2米。
殼的形狀多種多樣,有三角形的、錐形的和旋轉形。旋轉形的殼在菊石中占絕大多數(shù)。菊石的殼也分前、后、背、腹。這一點與現(xiàn)代鸚鵡螺是一樣的,開口的一方為前方,原殼處為后方。旋環(huán)的外部為腹,與腹部相對應的面為背。
在頭足類的進化過程中,現(xiàn)在惟有鸚鵡螺還背負著一個沉甸甸的硬殼,慢慢地在水中游動,依靠硬殼保護自己,而其他的種屬在進化中已脫掉硬殼,輕裝前進。按照鸚鵡螺的運動方式推斷,菊石也是一種游速不快、運動連貫性很差的動物。
在菊石殼的表面有許多的殼飾。殼飾是生長紋和生長線的總稱,與螺口平行。有的是與殼體的旋卷方向平行的縱紋,有的是與殼體方向垂直的橫紋。
菊石的殼多為平旋的殼,這個外殼由原殼、閉錐和住室組成。原殼常常成球狀或桶狀。閉錐由氣室組成,內(nèi)有細小的體管,絕大部分的體管在腹部。住室在殼的最前端,是軟體部分居住的地方,所以叫住室。住室變化很大,有的長些,有的很短。中生代時期的菊石種類在成年期住室成離心狀,使最外一旋環(huán)呈現(xiàn)各種不同的形狀。軟體部分出口也就是殼口。殼口的形狀也不盡相同,有圓形、橢圓形,普遍有腹彎。殼口有蓋,被稱為口蓋。其成分為石灰質或角質。當軟體部分收縮進殼以后,口蓋將口緊密蓋好以保護軟體部分?谏w在泥盆紀的早期才出現(xiàn),分成兩大類:一類是在三疊紀出現(xiàn)的單口蓋,口蓋為一片角質包薄片,它不能完全封閉口部;另一類是在中生代侏羅紀和白堊紀才出現(xiàn)的雙口蓋,由一對大致呈三角形微微向外凸出的石灰質片組成。
我國西藏的珠穆朗瑪峰地區(qū)有大量的菊石化石,甚至隨手可得,因為在2億多年前,那里曾經(jīng)是古喜馬拉雅海,由于造山運動,地殼上升,海底變成了高山。因此,生活在海洋底層的菊石,就呈現(xiàn)在地面上,成為喜馬拉雅山地殼運動變化的見證物,同時也為恢復當?shù)氐墓派鷳B(tài)環(huán)境的提供了有利的證據(j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