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片无马赛克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在线播放_国产综合A级片视频_亚洲va无码va亚洲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糧油 » 正文

稻鴨共生技術的實施程序及技術要點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3-10-22
核心提示:稻田養(yǎng)鴨是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的精華,但在現(xiàn)代稻作中卻日漸被化肥、農藥和除草劑所取代。稻鴨共生綠色農業(yè)生產技術是一項低投入、高產出的先進的環(huán)保型農業(yè)技術,在不使用農藥、化肥和除草劑的情況下,生產無公害大米和鴨肉、鴨蛋。
    稻田養(yǎng)鴨是中國傳統(tǒng)農業(yè)的精華,但在現(xiàn)代稻作中卻日漸被化肥、農藥和除草劑所取代。稻鴨共生綠色農業(yè)生產技術是一項低投入、高產出的先進的環(huán)保型農業(yè)技術,在不使用農藥、化肥和除草劑的情況下,生產無公害大米和鴨肉、鴨蛋。該項技術就是在秧苗栽插活棵后,將雛鴨全天都放入稻田,通過提供動植物之間共生的良好環(huán)境,利用雛鴨旺盛的雜食性,鴨吃掉稻田內的雜草和害蟲,利用鴨在稻田里不間斷的活動,刺激水稻分蘗生長,達到中耕渾水增氧的效果,利用鴨糞作為高效有機肥料,以達到節(jié)省養(yǎng)鴨飼料,提高鴨肉品質,減少和不用無機化肥和農藥,降低生產成本,生產出無公害、無農藥殘留的安全優(yōu)質大米和鴨肉的目的。

一、稻鴨共生技術的實施程序及技術要點

稻鴨共生技術就是在秧苗栽插活棵后(7-10天),將脫溫雛鴨(7-10天)全天24小時都放入稻田,直至水稻抽穗灌漿后收回鴨子,稻鴨共生時間在70天左右。

(一)稻田的準備。示范稻田最好選擇較為平坦和連片且水源較充足的田地。稻田中應經常保持水深約15厘米,尤其是應使鴨在活動時,腳爪能抓到浮泥,不需要放水烤田。如是第1年推廣該技術,由于鴨糞可能跟不上水稻生長需要,因而要施一定的基肥,秧苗采用肥床育秧后栽插,建議栽插的株行距為20厘米×30厘米。

(二)鴨的準備。鴨在稻田里自然生長,品種要選擇生活力強、抗逆性強、善運動、嗜食野生動植物的鴨品種。根據(jù)試驗結果,宜選擇當?shù)刂行⌒吐轼、雜交鴨或土鴨。若鴨體型過大,容易壓倒壓死秧苗,且此種鴨不善于活動,不符合該技術的要求。種蛋的入孵時間為水稻的栽插時間向前推(28±1)天,種蛋來源于健康的、高產的種鴨群,必須來自沒有傳染病的非疫區(qū)。

(三)防護網及鴨棚的準備。為了防御天敵的襲擊和鴨在田野里亂竄,鴨子在放入田間前,在稻田的四周必須設置防護網,高度以鴨爬不過為宜,一般高0.3-0.5米即可,每0.335-0.67公頃(5-10畝)圍一個小區(qū)。防護網一般采用價格便宜的結實的塑料編織網。如條件允許,再在網的中下部放置三道細鐵絲,這些鐵絲與室內的脈沖電流發(fā)生器相連接,一旦有天敵來襲,脈沖電流發(fā)生器就會發(fā)出瞬間高壓電流(12伏)擊退天敵,保護幼小的雛鴨。同時,鴨子也不能隨意外跑。另外,為了防止強光照射和暴雨襲擊,也為了便于喂食,在每小區(qū)稻田的一角修建1-2個簡易鴨棚,為鴨提供休息、補飼和避護場所。

(四)把鴨放入稻田。秧苗栽插后7-10天開始放鴨,放養(yǎng)密度視鴨的品種而定,一般為15-20只/0.067公頃(1畝)。鴨苗放入田邊簡易鴨棚前,在鴨棚的田角上圍10-20平方米初放區(qū),鴨在初放區(qū)飼養(yǎng)2-3天后再打開初放區(qū)的網門放入大田活動。為滿足初期鴨對青飼料需要,可在稻田中投入些浮萍類水草。

(五)稻鴨的田間管理。鴨放入稻田后,對水稻的田間管理,包括除草、除蟲、中耕及施肥等工作全部交給鴨子。人要做的事就是每天定時喂鴨補料。3周內每天需補給雛鴨全價飼料2-3次,3周后視其情況每日或隔日補一些成鴨配合飼料,也可補充一些農副產品的下腳料。每天喂鴨時,由于田塊面積較大,呼喊鴨子非常吃力,可采用聲樂喇叭馴化,馴化熟練后,只要音樂一放,鴨子便迅速向飼喂處集中。

(六)鴨的活動情況和收回。根據(jù)試驗觀察,鴨1天24小時基本上在田間活動,每天有4個活動高峰,活動時間分別是4:10-5:10、10:00-11:00、15:00-16:00及18:30-20:00,尤其是凌晨4點左右活動量最大。因為鴨喜歡吃稻穗,所以水稻開始抽穗灌漿時就要將鴨從稻田里收回。

二、稻鴨共生的效果

稻鴨共生綠色農業(yè)生產技術經我們近3年的試驗,除了能生產出無公害農產品外,同時還顯示出以下效果:

(一)除草效果。鴨喜歡吃禾本科以外的植物和水面浮生雜草,因此可不使用農藥、除草劑。經田間觀察,在稻鴨共生田塊,除有少量革命草和稗草外,其他雜草均未發(fā)現(xiàn)。

(二)除害蟲效果。鴨喜吃昆蟲類和水生小動物,能消滅稻田里的許多害蟲,其除蟲效果相當于使用殺蟲劑。經調查螟蟲危害造成的白穗率,養(yǎng)鴨田為2.5%,非養(yǎng)鴨田為9.7%,養(yǎng)鴨田的白穗率比非養(yǎng)鴨田降低74.2%。

(三)中耕渾水作用。因為鴨在稻田中不間斷地活動,稻田中的水始終是渾濁的,這樣可促進水稻生長。

(四)對水稻的刺激效果。因鴨的嘴和腳起劃撥稻根和雜草作用,因而可加速稻的根系發(fā)育和促進植株開張和分蘗,對水稻的生長和結實有明顯促進作用并且可抑制雜草的發(fā)芽與生長。

(五)肥料效果。鴨的糞尿作為一種豐富的有機肥料,可減少稻田化肥的施用。根據(jù)測算,1只鴨排泄在稻田中的糞便約為10公斤,相當于氮47克、磷70克、鉀31克。放過鴨的稻田土質泛黑肥沃,稻田土質明顯得到改善。

(六)節(jié)省養(yǎng)鴨飼料。一般可節(jié)省養(yǎng)鴨飼料10%-30%,同時,還提高了鴨肉品質。

(七)降低了生產成本。據(jù)去年肥東點上統(tǒng)計測算,水稻畝均增產30公斤,折30元;農藥、化肥、除草劑等節(jié)約70元/0.067公頃(1畝);鴨創(chuàng)利60元/0.067公頃(1畝)。3項合計,每0.067公頃(1畝)多創(chuàng)利潤160元。提高了綜合經濟效益,環(huán)保效果尤為明顯。

三、需要注意的幾個問題

注意選用和培育與稻鴨共生技術相適應的水稻和鴨的品種。安排好過渡田塊。稻鴨共生技術需要提前繁殖綠萍,后期鴨從稻田收回以后還需養(yǎng)殖催肥一段時間,因此宜在稻鴨共生田附近配套選擇水田塊栽培蓮藕,既可提早放萍繁殖,又可提供后期鴨的放養(yǎng)場所。建立不同模式。目前我國有單、雙季稻,要摸索建立二種具體推廣模式,另外,在防護網設置方式上可根據(jù)當?shù)貙嶋H情況具體確定。
 

編輯:foodqa

 
分享: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412 second(s), 16 queries, Memory 0.89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