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片无马赛克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在线播放_国产综合A级片视频_亚洲va无码va亚洲

食品伙伴網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蔬菜 » 正文

銀耳栽培技術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05-05-14

 

       銀耳別名白木耳,學名: ℃remella Fuciformis Berk。在分類學上隸屬于真菌門,擔子菌綱,銀耳目,銀耳科,銀耳屬。

    (一)銀耳的營養(yǎng)價值

    銀耳是極著名的"山珍"之一,是一種營養(yǎng)豐富的珍貴滋補品。據中國醫(yī)學科學院營養(yǎng)衛(wèi)生研究所分析,每百克干銀耳內含有蛋白質5.0克,脂肪0.6克,碳水化合物79克, 粗纖維2.6克,灰分3.1克,鈣380毫克,磷250毫克,鐵 30.4毫克,硫胺素0.002毫克,核黃素0.14毫克,尼克酸 1.5毫克。三明真菌試驗站分析,銀耳蛋白質中含有18種氨基酸:亮氨酸、異亮氨酸、苯兩氨酸、顆氨酸、脯氨酸、精氨酸、賴氨酸,丙氨酸、蘇氨酸、甘氨酸、絲氨酸、谷氨 酸、天門冬氨酸、胱氨酸、組氨酸、甲硫氨酸、丁氨酸、半胱氨酸(微量)。其中有7種為人體必需氨基酸。銀耳除食用外,尚有很好的藥用效果。醫(yī)學家認為銀耳有"強精、補腎潤肺、生津、止咳、降火、潤腸、養(yǎng)胃、補氣、和血。 強心、壯身、補腦、提神"等作用。從我國漢代的《神農本草經》,到明代杰出的醫(yī)學家李時珍的《本草綱目》,以及近代《中國藥學大辭典》對銀耳藥用的功效都作過記載。銀耳 還具有治肺熱咳嗽、久咳喉癢、咳痰帶血、痰中血絲、婦女月經不調、大便秘結、小便出血,還有提神益氣,滋嫩皮膚等功效。

    (二)銀耳的形態(tài)特征

    銀耳的生長由兩大部分組成,包括營養(yǎng)器官——菌絲體和繁殖器官——子實體。

    1.菌絲體由擔孢子萌發(fā)生成,是多細胞,分枝分隔的絲狀體。呈發(fā)白色,極細。能在木材或各種代用料培養(yǎng)基上蔓延生長,起著吸收和運送養(yǎng)分的作用。達到生理成熟階段,條件適宜時,形成子實體。菌絲分為單核菌絲(每個細胞中含一枚細胞核),雙核菌絲(每個細胞中含二枚細胞核)和結實性雙核菌絲(產生子實體并易膠質化的菌絲)。

    2.子實體即人們食用部分,無菌蓋、菌褶、菌柄之分。由薄而多皺褶的瓣片組成,常見的有福建、云南(菊花形)和四川、湖北(雞冠型)兩大品系,都呈朵形。白色,表面光滑,有彈性、半透明。干后微黃呈角質,硬而脆,體積強烈收縮,為濕重的1/13~1/8。通水浸泡可恢復原狀。成熟的子實體的瓣片表面有一層白色粉末;即銀耳的孢子,孢子成熟后會自動彈射出來,借風力傳播,人工分離菌種就是根據這一特點進行的。

    (三)銀耳的生活史

    銀耳的一生雖然短暫(一個生活周期最短可達幾天), 但整個過程是復雜的。銀耳的擔孢子在條件適宜的情況下,萌發(fā)成單核菌絲,或稱為一次菌絲。銀耳相孢子有性的區(qū)別,真菌學上稱為"+"或"-",萌發(fā)成單核菌絲后仍然具備各自的性狀,同性別的兩條菌絲永遠不親會。只有兩個相臨的,不同性別的單核菌絲相遇才能親合,進行雙核化。 這種特性稱為異宗結合或自交不孕類。并長成具鎖狀聯(lián)合的菌絲體,不斷地扭結成塊,成為銀耳原基;然后長出耳芽,經過膠質化后,形成新的銀耳子實體。子實體瓣片表面可生成擔孢子。開始是菌絲的前端細胞膨大,逐漸變成球體,同時兩個核融合,進行減數分裂,變成四個核,接著細胞縱向分隔,形成四個單核細胞,這叫下?lián)。隨后在下?lián)赢a生乳頭狀突起,并繼續(xù)向前生長,直至伸出子實體的膠質物, 這叫上擔子。以后上擔子上長出一個小梗,小梗的前端逐漸膨大成球形,與此同時,下面的核也逐漸向上移動,直至移到小梗頂端的球狀體中,核移后,小梗和球特體之間產生分隔。這樣就形成了擔孢子。擔孢子成熟后,在適宜條件下彈射出去,再生長新的下一代,這樣周而復始;就是銀耳的生活史。

    銀耳的擔孢子在條件不適宜情況下,會產生次生擔孢子或芽殖,產生大量的酵母狀分生孢子(芽孢),當條件適宜時,次生擔孢子和分生孢子都萌發(fā)成單核菌絲。

菌絲生長遇到不利條件時會斷裂成許多節(jié)孢子;如生長條件扭轉,節(jié)孢子又會重新萌發(fā)成單核菌絲。

銀耳是屬于異宗結合類,四極性。

    (四)銀耳生長對環(huán)境的要求

    銀耳不能像植物一樣進行光合作用,利用葉綠素自己制造養(yǎng)料,而是依靠其他生物體里的有機物質,作為它的養(yǎng)料,吸取現成的碳水化合物、含氮物質和少量的礦物質。各種代用料培養(yǎng)基,是營養(yǎng)豐富的銀耳生長場所。此外在生長過程中,對營養(yǎng)溫度,空氣相對濕度,空氣(氧)光照以及酸堿度各個因素都有一定的要求。因此在栽培過程中,必須采取各種措施,符合銀耳的生長發(fā)育特性,滿足它的要求,才能達到穩(wěn)產高產的目的,現將生長條件分述如下。

    1.營養(yǎng)

    營養(yǎng)是銀耳生長的物質基礎,代用料培養(yǎng)基的合成比,應是最大限度的滿足銀耳對各種營養(yǎng)的要求。

銀耳菌絲能夠直接利用簡單的碳水化合物如單糖(葡萄糖)、雙糖(蔗糖)。因銀耳菌絲分解木質素、纖維素能力很低,不能直接利用纖維素和木質素,只有香灰菌絲在酶的作用下分解了木質素和纖維素。銀耳菌絲才能利用。培養(yǎng)料還應具備充足的氮素、維生素、磷、鈣等礦物元素以及微量元素以利子實體生長。

    2.濕度

    水是銀耳生命活動的首要條件,銀耳對水的要求二適一多。即孢子在適濕的條件下(相對濕度70%~80%)萌發(fā)成菌絲,菌絲亦在適濕的條件下定植,蔓延生長。并在一定的發(fā)育階段分化和產生子實體原基。子實體在多濕環(huán)境(相對濕度在80%~90%)迅速發(fā)育,展出肥美飽嫩、玉骨冰肌的耳片。在過濕條件下不易萌發(fā)成菌絲,而是以芽殖形式出現。

    在適濕的條件下菌絲才能定植,生長旺盛。菌絲粗短成束,子實體分化正常。在過濕的環(huán)境中,菌絲生長柔弱纖細稀疏,子實體分化不良或膠化成團。因而要根據銀耳生長各階段對濕度的不同要求,給以適當的水分。

    3.溫度

    溫度是銀耳生命活動強度和生長發(fā)育速度的重要因素, 銀耳屬中溫性真菌,菌絲(包括銀耳芽袍和香灰菌絲)在 16℃~30℃內均能生長,其中20℃~28℃生長正常,23℃~25℃生長最好,低于20℃或高于28℃菌絲纖弱。子實體分化的溫度在16℃~28℃之間,低于16℃生長遲緩,高于28℃分化不良,最理想的溫度應是22℃~25℃。

    銀耳抗寒力很強,孢子在0℃2小時,不會失去發(fā)芽力。

    4.空氣(氧氣)

    銀耳是一種好氣性真菌。菌絲萌發(fā)對氧氣的需要,隨著菌絲量的增加而增加。子實體的分化對氧的需要也應掌握,耳大氧多,耳小氧少。在適溫多濕的環(huán)境中,氧氣充足,子實體分化迅速,在缺氧的情況下,菌絲生長緩慢,子實體分化遲緩,所以在栽培過程中,必須適當通風換氣。

    5光照

    強烈的直射光;不利銀耳菌絲萌發(fā)及子實體分化。散射光能促進孢子的萌發(fā)和子實體的分化。不同的光照對銀耳子實體的色澤有明顯關系,暗光耳黃子實體分化遲緩,適當的散射光,耳白質優(yōu)。

    6酸堿度(PH值)

    銀耳是弱酸性真菌,PH值應在5.2~5.8之間,過酸或過堿對銀耳都有一定的影響。

    以上各因素,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必須加強管理。想方設法滿足銀耳生長要求,從而達到高產、優(yōu)質。

    (五)菌種生產

    栽培銀耳要獲得高產、優(yōu)質,菌種是關鍵,純菌種的獲得一般有孢子彈射和耳木分離,即有性繁殖和無性繁殖。無性繁殖雖然方法簡單;但菌種純度不高;且易退化,產量也低;有性繁殖菌種純度高,產量高,但方法比較復雜,無論哪種方法都必須具備銀耳和香灰兩種菌絲。香灰菌稱為銀耳的伴生菌。

    1.孢子彈射分離法

    (1)種耳的選擇

    種耳的要求應是出耳正常,朵大、朵形好、肉厚、片大、色白、開片正常、無雜菌、無病害、八成熟的子實體選擇備用。

    (2)試管培養(yǎng)基的配制

 

去皮馬鈴薯菇

200克

 

葡萄糖

20克

 

瓊脂

20克

 

1000毫升

 

pH值(酸堿度)

5.2~5.8

    制法:將馬鈴薯菇洗凈,去皮切片。加水1000毫升煮沸30分鐘,撈起用八層紗布過濾,將溶液加入瓊脂、葡萄 糖,再用文火煮至瓊脂全部溶化,補水至足量,調整酸堿度。趁熱分裝于試管。裝入量為試管總長的1/4左右,塞緊棉花塞,將10支試管用紙包成一捆,置于高壓滅菌鍋內, 在1.2公斤/厘米2的壓力下保持30分鐘。取出后趁熱將試管排放成斜面,冷卻后即可使用。若裝入三角瓶,培養(yǎng)基厚度為1厘米。

    (3)銀耳孢子的彈射

    取燒杯4只,以及不銹鋼鉤、接種針、剪刀、鑷子、無菌水、無菌紗布、酒精燈、0.l%的升汞溶液,連同裝有馬鈴薯菇瓊脂培養(yǎng)基的三角瓶、種耳等放入接種箱,用福爾馬林10毫升和高錳酸鉀10克混合熏蒸,消毒滅菌30分鐘,先將3只燒杯用酒精消毒后,各倒入無菌水若干,另回只燒杯倒入0.1%的升汞溶液。用剪刀剪數片肉厚、片大的耳瓣,在升汞溶液中浸5~10秒鐘,迅速依次放人3只無菌水燒杯中,各浸洗1分鐘,再用無菌紗布將水吸干,用鋼鉤迅速掛于三角瓶內,塞上棉塞。為防雜菌感染,耳片距培養(yǎng)基約3厘米左右。置于恒溫箱,溫度保持在23℃~25℃,培養(yǎng)24小時,可在培養(yǎng)基表層看到霧狀的孢子卵,這時可在接種箱內,取出鋼鉤及耳片,塞好棉塞,繼續(xù)培養(yǎng)2-3天后,培養(yǎng)基表面可看到白色糊狀,邊緣光滑,中間凸起的菌落,這就是銀耳孢子。若無雜菌可采取劃線法或稀釋法,獲得純芽孢后再進行擴大。

    2.香灰菌絲的分離

    取子實體長得理想的耳木一段(段木栽培銀耳的木段), 去掉耳基及樹皮,用75%的酒精表面擦洗,殺死附在耳木表面的雜菌,移入裝有敵敵畏或樂果的容器中過夜,以便殺死或驅跑耳基周圍的蟲害和螨類等。

    取燒壞4只,1只倒入0.1%的升汞溶液,3只倒入無菌水,連同酒精燈、無菌刀、接種針、無菌紗布、斜面試管 和經過消毒的耳水,放入接種箱內,進行消毒滅菌。先將耳木浸入升汞藥液內20秒鐘左右,再移入3個無菌水的燒 中順序洗3遍,然后用無菌紗布吸干水分,用無菌刀去掉耳木表面老菌絲,將耳木中間有黑色花紋處搞碎,用接種外挑取麥粒大小一塊,迅速移入斜面試管里,塞上棉塞,用此法接完所有試管,一次必須多接一些試管,以便篩選提純。然后移入電熱恒溫箱中,溫度保持在23℃~25℃,2-3天后即可長出香灰菌絲。若發(fā)現有紅、綠、黃等均為雜菌感染,應及時淘汰。純香灰菌絲色白,粗短,爬壁力強。分離后要根據其爬壁力強的特點,及時轉管高純,這樣就能得到理想的香灰菌絲。

    還可用玻璃"U"形管提純香灰菌絲:取1~2厘米口徑的玻璃"U"形管數只,裝上木屑培養(yǎng)基,兩端口徑用塑料紙包扎嚴,滅菌后在接種箱內,用接種針挑香灰菌絲前端白色處一點接于"U"管一端,經培養(yǎng)菌絲長至另一端后,再挑去一點放入又一"U"'形管內,這樣反復提純,可獲得純菌絲,這就叫香灰菌母種。

    銀耳菌絲與香灰菌的混合:選由芽孢萌發(fā)的銀耳菌絲擴接數支,當試管里米粒大的銀耳菌絲長至黃豆大小時(2℃~24℃培養(yǎng)6~8天),接入香灰菌絲。配接時,挑取香灰管的先驅菌絲,約米粒大,接于銀耳菌落旁邊距0.5厘米處。兩天后出現白色菌絲,7天后出現濃白色的粗短菌絲團(白毛團)12~15天左右,在白毛團上方出現紅黃水珠。

    3.銀耳原種的交合

    獲得較純的銀耳芽飽和香灰菌絲后,要進行交合,然后才能用于母種及栽培種的生產。交會的方法是:先將銀耳接種在試營的培養(yǎng)基上,在23℃~25℃的環(huán)境中培養(yǎng)5~7天,待銀耳菌絲長到黃豆大小時,再接入少許香灰菌絲,在同樣溫度下,培養(yǎng)7~10天,待香灰菌絲蔓延全試管時即為原種。

    4.母種的培養(yǎng)

    (1)培養(yǎng)基的制作

 

成分:木屑100斤(銀耳適生樹種)

 

 

麩皮:

25斤

 

石膏粉:

15斤

 

蔗糖:

15斤

 

硫酸鎂:

0.5斤

 

水:

150~160斤

 

酸堿度(PH)值

5.2~5.8

    制法:將蔗糖、硫酸鎂用溫水化開,再稱取木屑、麩皮、石膏粉拌勻加入糖水,補水至足量拌勻,含水量掌握在65%左右,裝入500~750克白色透明的菌種瓶中,稍壓實,裝入量為瓶高的2/3,擦凈,塞上棉塞,置入 15公斤/厘米2壓力的消毒滅菌鍋內,滅菌1小時半,取出冷卻后備用。

    (2)接種

    滅菌后放于干凈通風處冷卻。然后用無菌操作法,將試管原種接入母種培養(yǎng)基。接種工作完成后,應立即移入恒溫室培養(yǎng)。

    (3)培養(yǎng)

    將接好菌放人恒溫室的母種菌瓶,直立于架子上,溫度 保持在23℃~25℃,經3-4天培養(yǎng),菌絲就會前發(fā)。這時每天要進行觀察一次,直至銀耳菌絲覆蓋培養(yǎng)基表面為止。觀察中若發(fā)現長得極快的是毛霉、根霉、木霉菌感染,綠、黃、黑為青霉和各種曲霉,都應及時淘汰。在正常溫度下,培養(yǎng)15天左右,接種塊出現濃白色的發(fā)育菌絲;20天左右菌絲扭結,并有紅黃色水珠出現;待出現子實體原基時,便可進行擴大生產。

    5.生產種的制備

    母種成熟后,為確保高產優(yōu)質,要嚴格進行篩選,并要進行瓶栽試驗。對不同品系,或不同菌株分離的原種,作以比較,選擇肉厚、朵大、開片正常、色白、出耳快、產量高的菌株,作為優(yōu)良母種進行擴大。方法是:在接種箱中,用無菌刀去掉銀耳原基,用接種勺挑起一勺,接入生產種培養(yǎng)基,塞好棉塞,然后用此法接完所有瓶子。每瓶母種可擴大生產種40瓶。移恒溫箱,保持溫度培養(yǎng)15-20天,待出現紅、黃色水珠時,便可栽培使用。

    生產種的培養(yǎng)基制作、滅菌及接菌箱的消毒與原種一樣。

    (六)銀耳栽培管理

    代用料栽培各種食用菌已是目前國內食用菌工作中重要的一個方面,各種食用菌如都能利用代料生產,不但可以節(jié)約大批木材,增加群眾收入,而且也是解決糧食問題的一個有效途徑。銀耳代用料栽培的成功,為今后工作開辟了道路,現將其栽培情況介紹于后。

    1.栽培銀耳需要的設備

    銀耳栽培基本是就地取材,土法上馬,因而設備較簡單,包括有培養(yǎng)室、滅菌消毒灶(即土蒸灶)、接種箱以及小型用具。

    (1)培養(yǎng)室

    是一個約12平方米的房間,一般的草房、瓦房、磚墻、土墻、土地、鋪地皆可使用,要求房間墻壁地面堅固密實,無洞穴、裂縫,以免雜菌及害蟲孳生。室內要求明亮,有充足的散射光。室內即要要求易保溫(特別是冬季),更要便于通風換氣(最好能形成空氣對流)。根據目前住房實際條件,發(fā)菌工作也是在培養(yǎng)室內進行,所以培養(yǎng)室最好能搞一個緩沖間,有利于上架、通氣等管理工作。

    培養(yǎng)室內,靠墻安放兩排架子。架腿高5至6層,每層高35厘米。架子寬(內徑不算架腿)75厘米。每層平扎上 數根竹竿或直木棍,以做安放培養(yǎng)基袋子用。架子要求堅固、平穩(wěn)、不松動。

培養(yǎng)室要準備農用噴霧器1個,打過劇毒藥者不宜使用。

    (2)滅菌消毒設備

    銀耳培養(yǎng)基滅菌是用常壓滅菌法。也就是用土蒸灶來進行。它的構造是:在1個1.5米X1.3米的灶面上用磚砌一 個高1.5米的柜形蒸箱。一邊留有進料門,門扇上方有插溫度計的小孔。灶內有放料的擱板。擱板距水面要有一定的距離。內壁用水泥粉光,以防漏氣。進料門下方有水位觀察小孔,后邊煙道一側有加水口。煙道上有一連灶,架一口小鍋,利用余熱燒水,加入灶內。以免加冷水時降溫。滅菌灶10多戶可用一個。

    (3)接種箱

    接種箱的附件有接種勺、接種針、酒精燈。接種箱也可互相借用。

    2栽培銀耳的代用料及其他材料

    栽培銀耳的代用料是很豐富的,資料介紹用于栽培的有:木屑、甘蔗渣。江西省奉新縣東風綜合墾殖場農業(yè)科學研究所,還用稻草經二步處理生產銀耳。

    為了利用本地資源,我們用棉籽殼、木屑、玉米稈、棉花稈,做了栽培對比試驗,均成功地長出了銀耳?磥碛衩锥、玉米芯、棉花稈生產銀耳須加多種元素,且產量低,質量也較差,想大批投入生產,還要進一步作試驗。棉籽殼、木屑生產的銀耳,質量好,產量高,特別是棉籽殼比木屑提高產量50%。

    (1)木屑的采集

    采集木屑時,除有殺菌作用的松、柏、樟等木材外,一般闊葉樹的枝、桿、根及碎屑均可采用。具體說來櫟木類(楓木等)伴木、法國梧桐等木材產量最好。桃、梨、蘋果、楊樹等較次,各種山雜木及平原上生長的椿樹、洋槐、柳樹等也都可采用。采集的時間要在落葉以后、發(fā)芽以前,此時 木材所含營養(yǎng)最豐富。加工的方法是將同一種樹的枝、桿、根等劈碎曬干,注意不要霉變。然后用一般飼料粉碎機粉碎。防霉、防潮,保存?zhèn)溆,每次栽培用量約480斤。加其他添加料可裝5加袋。

    (2)棉籽殼

    棉籽殼應選擇無霉變、無雜質、少絨毛團(以利機械裝袋)的機制棉籽殼,干燥保存,以備栽培,每次栽用約需500斤。

    (3)其他原料

    為了使銀耳生長有充足的礦物質和適合的碳氮比,還必須加添硫酸鎂、麩皮、蔗糖、生石膏粉、黃豆粉以利銀耳生長需要。

    (4)輔助材料

    ①塑料袋及其制作方法:塑料袋形為長筒,是農用塑料薄膜(聚乙烯)截成長50厘米,寬27厘米大小,經熱粘而成的。粘合的方法可用電熨斗,在一"⊥"型的模板上進 行。粘好后預先將一頭用線扎緊火溶封口,以備應用。也可同塑料廠直接聯(lián)系,作13厘米寬的塑料筒較為省工。裝滿料后,袋長約40厘米,周長26厘米。

    ②消霉滅菌藥品

    下面介紹幾種常用藥品的性能用途及注意事項。

    a酒精:能使細菌蛋白質脫水,變性致使細菌死亡。75%的酒精殺菌作用最強。

    用途及用法:常用于皮膚器皿和菌種分離材料的消毒。

    注意事項:本品易燃、易揮發(fā),應密封保管。高濃度除用于點燈外,殺菌時應稀釋,效果好。

    b甲苯酚(煤酚皂溶液):為50%的煤酚皂溶液。它的消霉能力比酚強4倍。

    它的用途及用法是:1%~2%的溶液用于雙手消毒(浸泡2分鐘即可)。3%~4%的溶液用于室內噴灑和器皿消毒。用時應注意濃度不應過高,否則會使皮膚變硬、脫皮。

    c甲醛溶液(福爾馬林):為40%的甲醛水溶液。有強烈的刺激臭味。對細菌和病毒又很強的殺傷作用,對人體的皮膚組織有刺激的損害作用。它的作用在于熏蒸消毒接種室、引種箱和培養(yǎng)室。 每立方米空間用量1.5~2毫升。用法是將甲醛溶液放入瓷碗內加熱揮發(fā),或用二份甲醛溶液加一份高錳酸鉀混合一起任其揮發(fā)?捎10%的溶液(含甲醛4%)來保存標本。用甲醛溶液時要注意安全,因它對人畜毒性很大,刺激粘膜和神經。     d新潔爾滅溶液:是表面活性消毒劑。它的主要用途是將原液5%稀釋成25%用于皮膚或器皿消毒。

    e高錳酸鉀(灰猛氧):它是紫色針狀結晶,可溶于水,是一種強氧化劑。用1:1000的水溶液可作器皿和手的消毒。用時要隨配隨用,溶液配制后不宜久放。

    f酚(石炭酸):是白色結晶,在空氣中氧化呈粉紅色,見光變深紅色。能損害微生物的細胞膜,使蛋白質變性沉淀。用3%~5%濃度的藥液作噴霧消毒和器皿消毒。酚的刺激性很強對皮膚有腐蝕作用,用時要注意。     g升汞:是白色結晶粉末,易溶于水,殺菌力很強,對有機體的毒性很大;易被皮膚粘膜吸收。用0.1%的溶液用于菌種分離材料表面消毒。升汞有劇毒,應避免長期接觸。

    h硫磺:是淡黃色結晶或粉末,易燃。放煙霧對雜菌有較強的殺傷能力。硫磺主要是用來熏蒸接種室、培養(yǎng)室。每立方米空間用量15克。熏蒸前先將室內用水噴霧可增殺菌效果。硫磺的煙霧對人畜有害,積累中毒應引起注意。

    最后介紹一下漂白粉。漂白粉為灰白色粉末,有氯氣臭味,部分溶于水,在水中分解成次亞氨酸,滲入細菌體內使蛋白質變性;具有強而迅速的殺菌作用。用2%~5%的水溶液刷洗接種室、培養(yǎng)室墻壁、層架用具等。它的殺菌效力持續(xù)時間短,應隨配隨用。

    ③其他材料

    栽培銀耳還要大筒要用膠布。每次約2.5克筒。另外還需少量的細棉線(扎口用)、蠟燭(封袋口用)。

    3.培養(yǎng)基的合成與滅菌

    每次栽培生產以500袋為宜,但也可根據實際情況及栽培規(guī)模,適當增多或減少。

    (1)木屑培養(yǎng)基

 

木屑

480斤

 

麩皮

144斤

 

黃豆粉

9.6斤

 

生石膏

9.6斤

 

白糖

9.6斤

 

硫酸鎂

4.8斤

 

總量的1:1一1:3

料自然酸堿度

 

    (2)棉籽殼培養(yǎng)基

 

棉籽殼

500斤

 

麩皮

150斤

 

黃豆粉

10斤

 

生石膏

10斤

 

白糖

1O斤

 

硫酸鎂

5斤

 

料總量的1:1~1:1.3

    (3)合成方法:先將木屑或棉籽殼、麩皮、黃豆粉、生石膏干勺攪拌,然后將白糖硫酸鎂溶解于原料總重量的50%~60%的水中,倒入干拌好的料攪拌均勻。

    (4)裝袋:將拌好攪勻的培養(yǎng)基,用手工或裝袋機密實地裝入塑料袋內封口(用細線扎緊,用蠟燭或酒精燈燒熔成團,但注意不要用煤油燈)。用直徑1.8厘米的打洞器(形如皮帶沖子)開接種口4個,深度1.5厘米,距離要均勻,然后用藥用膠布貼封接種口,貼時要將膠布微微地褶一個小角,而且褶角方向要一致,以便接種時便于打開,膠布的大小,是將白膠布幅寬分成7等分,再裁成正方形就可以了。待各項工序完成后,裝入常壓滅菌灶內(土蒸灶),蒸汽滅菌100℃保持8個小時,再悶數小時后,打開灶門,冷卻到30℃~40℃時,可取出晾涼,待到溫度低于人體時,便可接種。

    4.培養(yǎng)室的消毒與滅菌

    培養(yǎng)室的消毒滅菌工作,要徹底、嚴格,達到殺蟲滅菌的目的,方法是提前幾天先用敵敵畏或樂果溶液噴撒,用量要適當。培養(yǎng)基棒子接好種后,進栽培室前,氣味必須消除干凈。然后用硫磺熏蒸,用量每立方米15克,隔日后再用(接種當天)福爾馬林10毫升,高錳酸鉀10克,混合熏蒸,消毒滅菌。另外用5%的石炭酸和來蘇兒噴射也可以。

    5.接種與發(fā)菌

    接種工作也應按無菌操作要求進行。選擇無雜菌、生長旺盛、菌齡在20天左右的高純度菌種(供段木栽培的菌種不能使用),刮掉小子實體或耳基,擦凈表層,然后攪細拌勻,打開膠布,用接種勺迅速通過酒精燈火焰,將菌種接入接種口內,稍稍壓實,貼好膠布。每瓶菌種可接種穴55~65個。接好種后移入經過消毒滅菌的培養(yǎng)室,堆放發(fā)菌。溫度保持在26℃~28℃干燥培養(yǎng)。經5~7天后便可排放在架子上。發(fā)菌時要注意溫度和堆放的方法,防止因溫度過高而燒垛,造成菌種死亡。并要適當通氣換氣,保持室內空氣新鮮,以利菌絲生長。

    6.栽培管理

    管理工作主要是室內保濕保溫、通風換氣、病蟲害防治以及搞好周圍環(huán)境清潔工作。當堆放發(fā)菌五天時,在方膠布的外緣就可看到白色的菌絲,證明菌絲已經定植,等到所有袋子全部萌發(fā)好后(約7天),就可將袋子排放在預先搭好的層架上,可放密一些,溫度保持在24℃~26℃,并要經常檢查有無雜菌感染(每天至少一次),如有雜菌感染,可用75%的酒精注射殺滅。針眼要用膠布貼封,干燥培養(yǎng)。9~12天時要將膠布打開一點,以滿足菌絲生長過程中對氧的需要,三四天后可見到白色水珠為正,F象。膠布開口后,要增加濕度,約在70%~75%之間,溫度保持在22℃~25℃。

    20天左右,便會有子實體出現,并伴有黃褐色水珠。應將水珠吹掉或輕輕擦掉,還要將膠布在原開口的基礎上,再對開一口,以利增氧。當子實體長到花生米大小時,可將膠布完全取掉、子實體長滿接種口時,要適當開大接種口,(開成20~30毫米)。擴大接種口的方法是將塑料薄膜沿接種口劃破就可以了。注意不要進刀太深以免傷害菌絲,擴口要圓,這樣長出的銀耳朵形好。

    完全取掉膠布后,要用報紙覆蓋(報紙要消毒),每天要灑水1次,耳朵長到4公分大小時,就要取掉報紙,罩上用報紙褶成的紙船,每天灑水3次通風3次,撒完水就要通風,然后就加溫。濕度要保持在75%~85%,溫度保持在 22℃~25℃,加水時用噴霧器進行,水要加的靈活,耳黃多噴,耳白少噴,天晴多噴,天陰少噴,一次不能加得過多,更不能直接加到耳朵上,以免影響產量。

    通風工作對銀耳生長關系較大,銀耳是好氣性真菌,室內郁悶不但不利銀耳生長,還會引起雜菌感染,造成爛耳及蟲害。通風應與保濕相結合,否則四周環(huán)境干燥,將不利 絲和子實體生長。通風工作從第7天就開始進行,每天一次約半小時,最好在中午進行。20天后就要增加到每日3次。

    水是參加銀耳細胞內含物的組成成分,也是一切有機物中營養(yǎng)物質的溶劑和運輸工具,營養(yǎng)物質只有在一定的濃度下才能被吸收,因此在管理過程中,既要注意培養(yǎng)基的含水量,又要保持一定的空氣相對濕度。

加濕的方法是在墻壁、地面、空間噴霧。隨著對濕度要求的增加,還要噴在覆蓋銀耳的報紙上(見表7)。

7 溫度、濕度管理控制

接種后時間(天)

最適宜溫度(℃)

空氣相對濕度(%)

每日通風時間(小時)

每日通風次數(次)

管理措施

1~4

27~28

70以下

≥1

2

干燥培養(yǎng)

5~8

24~25

70以下

≥2

3

干燥培養(yǎng)

9~12

20~22

70~75

≥3

4~5

9天膠布開小口,袋與袋保持2公分距離

13~出耳

18~20

80~90

4

6~8

膠布口加大,覆蓋紙船,每日在紙面或空氣間噴水2~3次保持紙面潮濕

出耳后

22~24

85~100

4

6~8

耳黃多噴,耳濕少噴或不噴,耳肉厚多噴,耳肉薄少噴或不噴,耳大多噴,耳小噴,空氣干燥多噴,空氣潮濕少盆,通風同時進行,晚間滿足溫度的情況下,為了保持恒溫濕可在紙面上覆蓋薄 膜,次晨揭薄膜通風

    栽培室要保持一定散射光,黑暗、高溫、高濕是形成爛耳病蟲害的重要因素。

    在管理過程中,因上面溫度高于底層溫度;因此還要經常將上下層塑料袋倒換,以利發(fā)展均衡、齊茬,便于管理中加溫加濕。

    銀耳生長和代謝要經歷營養(yǎng)生長和生殖生長兩個生育階段。為了便于掌握;銀耳生長各個時期對溫度濕度要求請參照表8。

8 銀耳生長最適溫濕應

生長階段

生長溫度

最適宜溫度

最適宜濕度(%)

堆放發(fā)菌

16~30

26~28

70以下

孢子萌發(fā)

16~30

20~23

75~80

子實體生長前期

20-29

22~25

80~90

子實體生長后期

20-29

25~26

90~100

    7.采收與加工

    (1)采收的標準及加工方法

    當四朵銀耳長到碰在一起時(約35天),就可取掉紙罩直接加水,并加溫到26℃3天,空氣相對濕度100%,待耳片全部展開,沒有苞芯,耳瓣色白,半透明,稍有彈性,每朵2~3兩重時,停止噴水一天,就可采收,采收時用鋒利無銹小刀,沿耳根割下,去掉老耳根留下白色菌絲,將濕度調至80%~85%,溫度22℃~25℃以利再生, 木屑培養(yǎng)基再生收獲不大,棉籽殼如管理得當,產量不低于第一次。

    將采下的耳朵取掉帶頭用清水漂洗,然后兩朵對起來擠掉水分。晾3天,再底朝上晾干,如色白、無霉變、無雜質,即為合格的商品銀耳,保存時要保持朵形,注意霉變。

    總的說來,要想獲得高產優(yōu)質的銀耳,管理工作是關鍵,在管理工作中要觀察銀耳生長情況,結合外界環(huán)境條 件,因地制宜,靈活對待。

    (2)驗級標準

    銀耳分級可參照以下標準

    一級:耳片白色肉肥厚,整朵成圓形,有光澤,無雜質,無耳腳或帶輕微耳腳。

    二級:耳片色白,肉肥厚,略帶棕黃色,整朵圓形;無雜質略帶耳腳。

    三級:耳片色白或米黃;肉略薄,整朵無雜質,略帶耳腳。

    四級:耳片無雜質、無異味,有食用價值,無木屑,無爛耳。

    8.病蟲害及雜菌防治

    銀耳致病主要有白粉及雜菌感染,一般雜菌有青霉、毛霉、根霉、木霉和各種曲霉,可用75%的酒精注射殺滅 (要用膠布封針口)。白粉病為害極大,發(fā)展也較迅速,嚴重時可使整槳無收,一般可用石灰硫磺合劑對室內墻壁、地面噴撒,也可在為害部位擦拭。害蟲一般有食菌螨、線蟲,在夏秋季,特別是出現爛耳時,蠅的為害較為嚴重,爬舔生蛆;使爛耳迅速傳染擴大。防治的方法可用藥物如10%~20%的樂果、敵敵畏、三氯殺螨醇等進行噴撒或熏蒸,但不能直接用于耳朵,以免銀耳留下殘毒。

    對病蟲害應本著防重于治的方針,按照無菌操作的要求,對培養(yǎng)基、培養(yǎng)室及各種用具徹底消毒滅菌。對周圍環(huán)境要保持干凈,消除病蟲源,病蟲害危害嚴重者要徹底隔離淘汰。

    造成雜菌感染的原因,是由多方面的因素構成的,如季節(jié)、環(huán)境等。但主要是沒有按照無菌操作的要求去進行。如培養(yǎng)基滅菌不徹底、接種室接種管和所用工具消毒滅菌不良、操作人員的個人衛(wèi)生欠佳,或者使用了被污染的菌種,都會造成雜菌大量感染,影響栽培產量,F將常見的雜菌分述于后:

    (1)毛霉與根霉:這兩種菌的形態(tài)相似,菌絲疏松,生長迅速,毛較長,毛霉的菌絲色白,根霉稍帶土灰色,成熟后都長出灰色孢子囊。這兩種菌都是在多潮和空氣不良環(huán)境中發(fā)展較快。

    (2)曲霉:分黑曲霉和黃曲霉兩種。菌絲較粗短,孢子都是呈輻射狀生長。黃曲霉色枯黃,黑曲霉色灰黑。培養(yǎng)基濕度小時,蔓延較快。

    (3)青霉:為青綠色菌落,分生的飽子便像掃帚,頂端生有分生孢子,喜低溫,多在潮濕、空氣不良的地方發(fā)生。

    (4)鏈孢菌:菌絲呈棉絮狀,生有長串的鏈狀孢子,菌落為鮮艷的橘黃色,培養(yǎng)基濕度大、溫度高時蔓延較快。

    (5)酵母和細菌:屬于單細胞微生物,個體極小,種類繁多,培養(yǎng)基感染此細菌后,表面呈糊狀或粘液狀,使培養(yǎng)料發(fā)粘帶臭味,使菌絲死亡。

    9.栽培銀耳后的培養(yǎng)基的利用

    棉籽殼培養(yǎng)基在栽培銀耳過程中被菌絲分解,菌絲充滿于整個培養(yǎng)基,因而還有可利用的豐富養(yǎng)料,具有關資料,可作豬、牛、羊的飼料。我們經喂豬試驗,效果良好,可節(jié)約一大部分精飼料。但因使用時間不長,大家可作進一步試驗。其他代用料的培養(yǎng)基,可以漚肥。

    10. 則應注意的問題

    (1)所有制種及栽培過程都應按無菌操作的要求進行。

    (2)炎熱的夏天或嚴寒的冬天最好不要栽培,如有條件,在夏季要做好降溫工作。方法是:①在周圍環(huán)境勤灑水;②從地道或通井的風洞向室內通風;③隔嚴同外界相通的部分,但要不影響光線。冬季主要是保溫工作,方法是可用火墻、火爐、地火、地火道等。也可用火爐加煙筒,這幾種方法明地火道最理想。溫度均勻柔和;馉t的缺點是上下層溫差太大。不論哪種方法,都要求室內無煤煙、無二氧化碳氣體,并且室內各部溫差不要超過2℃。通風時要經過緩沖間,以免冷空氣直接襲入,影響銀耳生長。

    (3) 以采收后曬干的銀耳,不要擠壓防止爛朵。裝入大塑料袋內封口保存。置于通風處,以免霉壞變質。

 

 
分享: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0.129 second(s), 15 queries, Memory 1.12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