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黄片无马赛克在线观看_国产成人在线播放_国产综合A级片视频_亚洲va无码va亚洲

食品伙伴網(wǎng)服務號
當前位置: 首頁 » 生產技術 » 種植技術 » 蔬菜 » 正文

油菜主要病蟲害防治

放大字體  縮小字體 發(fā)布日期:2014-07-14
核心提示:油菜菌核病。油菜菌核病是世界性病害,我國所有油菜產區(qū)均有發(fā)生,以長江流域最為嚴重,發(fā)病率為10%~80%,產量損失5%~30%。該病病原菌的寄主范圍廣,包括大豆、向日葵、花生、煙草和10多種主要蔬菜等。

(1)油菜菌核病。油菜菌核病是世界性病害,我國所有油菜產區(qū)均有發(fā)生,以長江流域最為嚴重,發(fā)病率為10%~80%,產量損失5%~30%。該病病原菌的寄主范圍廣,包括大豆、向日葵、花生、煙草和10多種主要蔬菜等。

癥狀:苗期在接近地面的根頸和葉柄上,形成紅褐色斑點,后轉為白色。病組織變軟腐爛,有白色菌絲,重者可致苗死亡。成株期葉、莖、花、果和種子均可感病。葉感病后初生暗青色水漬狀斑塊,后擴展成圓形或不規(guī)則形大斑。病斑灰褐色或黃褐色,有同心輪紋,外圍暗青色,外緣具黃暈。潮濕時病斑迅速擴展,全葉腐爛;干燥時則病斑破裂穿孔。莖部病斑初呈水漬狀,淺褐色,橢圓形、棱形、長條形狀繞莖大斑。病斑略凹陷,有同心輪紋,中部白色,邊緣褐色,病健交界明顯。病害嚴重時,病莖上長滿絮狀菌絲,故稱為“白稈”、“霉稈”等。此時植株干枯而死或提早枯熟,可見皮層縱裂。角果感病形成不規(guī)則白色病斑。種子感病后表面粗糙,灰白色無光澤。在發(fā)病的莖內外和角果上均可形成大小不等的鼠糞狀菌核。

病原菌和發(fā)病規(guī)律:病原菌為核盤菌,病菌主要以菌核在土壤、種子和殘株或其他寄主上越夏(冬油菜區(qū))、越冬(冬、春油菜區(qū))。菌核萌發(fā)形成子囊盤,內生子囊孢子。孢子可隨氣流傳播至數(shù)公里。孢子在寄主上發(fā)芽,產生侵入絲侵入油菜器官組織(通常為花瓣),然后發(fā)育為菌絲,菌絲再浸染油菜其他組織。少數(shù)情況下,菌核可直接萌發(fā)產生菌絲。陰雨潮濕易于發(fā)病。)

防治方法:①選用抗病品種。②減少初浸染源。如水旱輪作:旱地油菜的輪作年限應在兩年以上,且應大面積實施;選種和種子處理:選無病株留種,篩去種子中的大菌核,然后用鹽水(5千克水加食鹽0.5~0.75千克)或硫酸銨水(5千克水加硫酸銨0.5~1千克)選種,外用清水洗種;也可用50℃溫水浸種10~20分鐘或1:200福爾馬林浸種3分鐘。油菜收后深耕,在油菜抽薹期培土。③改善油菜生態(tài)環(huán)境。如重施基肥、苗肥,早施或控施蕾薹肥,施足磷、鉀肥,防止貪青倒伏。深溝窄畦,清溝防漬。在油菜開花期摘除病、黃、老葉。適時播種,適當遲播。④藥劑防治。藥劑種類與用量為:40%菌核凈(原名紋枯利)可濕性粉劑1000~1500倍液1~2次,50%多菌靈粉劑或40%滅病威懸浮劑500倍液 2~3次,70%甲基托布津可濕性粉劑500~1500倍2~3次,50%速克靈粉劑2000倍2~3次,50%氯硝胺粉劑100~200倍液2~3次,50%樸海因粉劑1000~1500倍液。上述藥液用量為每畝每次100~125千克。油菜開花期,葉病株率10%以上,莖病株率在1%以下時開始噴藥,每次間隔7~10天。⑤生物防治。一般將生防制劑施入土壤中。防效較好的有盾殼霉、木霉等制劑。

(2)油菜病毒病。又名花葉病,全國各產區(qū)均有發(fā)生,重病區(qū)流行年份產量損失20%~30%。

癥狀:不同類型油菜上的癥狀差異很大。甘藍型油菜苗期癥狀有:①黃斑和枯斑。兩者常伴有葉脈壞死和葉片皺縮,老葉先顯癥。前者病斑較大,淡黃色或橙黃色,病健分界明顯。后者較小,淡褐色,略凹陷,中心有一黑點,葉背面病斑周圍有一圈油漬狀灰黑色小斑點。②花葉。與白菜型油菜花葉相似,支脈和小脈半透明,葉片成為黃綠相間的花葉,有時出現(xiàn)皰斑,葉片皺縮。成株期莖稈上癥狀有:①條斑。病斑初為褐色至黑褐色梭形斑、后成長條形枯斑,連片后常致植株半邊或全株枯死。病斑后期縱裂,裂口處有白色分泌物。②輪紋斑。在棱形或橢圓形病斑中心開始為針尖大的枯點,其周圍有一圈褐色油漬狀環(huán)帶,整個病斑稍凸出,病斑擴大,中心呈淡褐色枯斑,上有分泌物,外圍有2~5層褐色油漬狀環(huán)帶,形成同心圈。病斑連片后呈花斑狀。③點狀枯斑。莖稈上散生黑色針尖大的小斑點,斑周圍稍呈油漬狀,病斑連片后斑點不擴大。發(fā)病株一般矮化,畸形,薹莖短縮,花果叢集,角果短小扭曲,上有小黑斑,有時似雞爪狀。白菜型和芥菜型油菜的主要癥狀,苗期為花葉和皺縮,后期植株矮化,莖和果軸短縮。

病原菌和發(fā)病規(guī)律:病原主要為蕪菁花葉病毒。其次為黃瓜花葉病毒,煙草花葉病毒和油菜花葉病毒等,寄主范圍廣。主要由蚜蟲傳播。初浸染源主要來自其他感病寄主,如十字花科蔬菜,自生油菜和雜草亡的帶毒蚜蟲。油菜子葉至抽薹期均可感病。冬天病毒在植株體內越冬。春天又顯癥。秋天溫度15~20℃,干旱少雨,蚜蟲遷飛量大有利于發(fā)病。

防治方法:關鍵是預防苗期感病。①選用抗病品種。②適當推遲播種期。③治蚜、驅蚜防病。在油菜出苗前和苗期,加強對油菜地附近十字花科蔬菜如白菜、蘿卜等寄主上蚜蟲的防治。也可在油菜地區(qū)沒置黃板,誘殺蚜蟲。具體防治措施見蚜蟲部分。

(3)油菜霜霉。涸摬≡谌珖饔筒水a區(qū)均有發(fā)生,流行年份或地區(qū)發(fā)病率在10%~50%,嚴重的100%,單株產量損失10%~50%。

癥狀:油菜各生育期均可感病,為害油菜地上部分各器官。葉片發(fā)病后,初為淡黃色斑點,后擴大成黃褐色大斑,受葉脈限制呈不規(guī)則形,葉背面病斑上出現(xiàn)霜狀霉層。莖、薹、分枝和花梗感病后,初生褪綠斑點,后擴大成黃褐色不規(guī)則形斑塊,斑上有霜霉病菌;ü0l(fā)病后有時肥腫、畸形,花器變綠、腫大,呈“龍頭”狀,表面光滑,上有霜狀霉層。感病嚴重時葉枯落直至傘株死亡。

病原菌和發(fā)病規(guī)律:病原菌為油菜霜霉菌,初浸染源主要來自在病殘體、土壤和種子上越冬、越夏的卵孢子。病斑上產生的孢子囊隨風雨及氣流傳播。形成再浸染。冬油菜區(qū),秋季感病葉上菌絲或卵孢子在病葉中越冬,常造成翌年再次傳播流行。

防治方法:①選用抗病品種。三大類型油菜中。甘藍型油菜較抗病,芥菜型次之,白菜型最易病。同一類型油菜中品種間抗性差異也較大。②無病株留種或種子處理。如用10%鹽水處理種子,再清洗種子,或用25%瑞毒霉浸種、拌種,用量為種子重量的1%。③栽培防病。與禾本科作物輪作1~2年或水旱輪作,施足基肥,增施磷鉀肥,窄畦深溝,清溝防漬,適當晚播,摘除黃病葉等。④藥劑防治。25%瑞毒霉粉劑600~800倍液,80%乙磷鋁500倍液,50%托布津1000~1500倍液,50%退菌特粉劑1000倍液,65%代森鋅500倍液,于初花期葉病株率10%以上開始噴藥,每7天1次,噴2~3次,每次每畝噴藥液100千克。

(4)油菜蚜蟲。我國油菜蚜蟲有3種,即蘿卜蚜、桃蚜和甘藍蚜,是為害油菜最嚴重的害蟲。蘿卜蚜和桃蚜在全國都有發(fā)生,其中又以蘿卜蚜數(shù)量最多;甘籃蚜主要發(fā)生在北緯40度以北,或海拔1000米以上的高原、高山地區(qū)。蚜蟲以剌吸口器吸取油菜體內汁液,為害葉、莖、花、果,造成卷葉、死苗,植株的花序、角果萎縮,或全株枯死。蚜蟲又是油菜病毒病的主要傳毒媒介,病毒病的發(fā)生與蚜蟲密切相關。

識別特征:3種蚜蟲在為害油菜期間均分為有翅和無翅兩型,每型又有若蟲和成蟲兩種蟲態(tài)。若蟲為成蟲胎生產生,二者形態(tài)相似,但若蟲體型較小。①蘿卜蚜。成蚜體長1.6~1.9毫米,被有稀少白粉。頭部有額疣但不明顯,觸角較短,約為體長的1/2。腹管短,稍長于尾片,管端部縊縮成瓶頸狀。有翅成蚜頭胸部黑色,腹部綠至黃綠色,腹側和尾部有黑斑。無翅成蚜全體綠或黃綠色,各節(jié)背面有濃綠斑。②桃蚜。成蚜體長1.8~2.0毫米,體無白粉。頭部有明顯內傾額疣,觸角長,與體長相同。腹管細長,中后部稍膨大,長于尾片長度1倍以上。有翅成蚜頭胸部色,腹部黃綠、赤褐柔色,腹背中后部有一大黑斑。無翅成蚜全體同色,黃綠或赤褐或橘黃色。③甘藍蚜。成蚜體長2.2~2.5毫米,體厚,被有白粉。頭部額疣不明顯,觸角短,約為體長1/2。腹管很短,不及觸角第5節(jié)尾片長度,尾片短圓錐形。有翅成蚜頭胸部黑色,腹部黃綠色,腹背有暗綠色橫帶數(shù)條。無翅成蚜全體暗綠色,腹部各節(jié)背面有斷續(xù)黑橫帶。

發(fā)生規(guī)律:油菜蚜蟲一年發(fā)生10~40余代,世代重疊不易區(qū)分。油菜出苗后,有翅成蚜遷飛進入油菜田,胎生無翅蚜建立蚜群為害,當營養(yǎng)或環(huán)境不適時,又胎生有翅蚜遷出油菜田。冬油菜區(qū)一般有兩次為害期,一次在苗期,另一次在開花結果期。長江流域及其以南、以北地區(qū)主要為害在苗期,干旱地區(qū)或開花結果期也可能大發(fā)生。云、貴高原區(qū)主要為害期在開花結果期。北方春油菜區(qū)自苗期開始發(fā)生,至開花結果期為害達到高峰。油菜蚜蟲的發(fā)生和為害主要決定于氣溫和降雨,適溫14~26℃,在溫度適宜條件下,無雨或少雨,天氣干燥,極適于蚜蟲繁殖、為害。

防治方法:①化學防治。苗期有蚜株率達10%,每株有蚜1~2頭,抽薹開花期 10%的莖枝或花序有蚜蟲,每枝有蚜3~5頭時,用下述藥劑防治:50%敵敵畏乳油1000倍液,20%滅蚜松1000~1400倍液,50%馬拉硫磷l000~2000倍液,25%蚜螨清乳油2000倍液,10%二嗪農乳油1000倍液,50%辟蚜霧可濕粉3000倍液,40%水安硫磷乳劑1 500倍液,或2. 5%敵殺死乳劑3000倍液。②種子處理。用20%滅蚜松可濕粉1千克拌種100千克,或用殺蟲磷拌種,可防苗期蚜蟲。③栽培防治。用銀灰色、乳白色、黑色地膜覆蓋地面50%左右。有驅蚜防病毒病作用。④生物防治。飼養(yǎng)、釋放蚜繭峰、草蛉、瓢蟲、食蚜蠅以及蚜霉菌等可減少蚜害。

編輯:foodqa

 
分享:
關鍵詞: 油菜 主要 病蟲害 防治
 

 
 
推薦生產技術
點擊排行
 
 
Processed in 3.404 second(s), 339 queries, Memory 1.77 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