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龍蝦有多好吃?
用手一掰
把蝦頭和身體分開
一口蝦肉
一口蝦黃
那味道真是……
大家是不是都看餓了?
等等
有個問題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注意過
吃小龍蝦的時候
是不是都帶著一次性手套呢?
可為什么每次吃完了都搞得滿手油?
手套破了嗎?
一檢查還真沒有
這是咋回事?
難道是一次性手套被溶解了?
這樣對我們的身體有什么危害嗎?
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次性手套是用什么制作的?
目前,市面上的一次性手套主要有乳膠手套、PVC手套和PE手套三種。
乳膠手套主要用在醫(yī)藥和科研領域,PVC手套因為耐熱性低、生產(chǎn)過程中添加增塑劑一般不會用于食品領域。
所以,我們在食品領域使用的一次性手套絕大多數(shù)都是聚乙烯(PE)手套。
為什么戴上手套還會滿手油?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這樣的困擾,吃小龍蝦時明明戴著手套,甚至是兩層手套,為什么還會滿手油呢?
生產(chǎn)一次性薄膜手套用到的聚乙烯原料主要是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LDPE和LLDPE密度較低,同時其中帶支鏈的聚合物分子較多,造成聚合物鏈之間分子空隙較大。
而且,根據(jù)“相似相溶”原理,在接觸油脂時,LDPE和LLDPE可能會發(fā)生一定程度的溶脹,使得油脂分子會從我們肉眼不可見的空隙穿過一次性手套。
大家或許會擔心,油穿透了手套,是不是就代表聚乙烯被油脂溶解了呢?
按照合格規(guī)程生產(chǎn)的PE產(chǎn)品本身就具有耐酸、耐堿、耐油的特性,因此在非高溫下短時間接觸油脂,基本不會造成PE材料的溶解。
為啥還要戴?
既然戴上一次性手套仍然無法避免油脂分子的透過,那么我們?yōu)槭裁催要帶上它呢?
其實,在接觸食品時戴上一次性手套最大的作用并不是防止油脂,而是為了阻隔細菌。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手指上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一些細菌,而PE材料制備的一次性手套本身就具備阻止細菌通過的功效,在吃小龍蝦時戴上它,可以有效的防止手上的細菌進入人體內,從而達到健康飲食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一次性手套時,盡量購買正規(guī)廠家生產(chǎn)的。劣質的一次性手套可能是采用可回收廢料制備,進一步降低了手套的性能和阻隔性,同時還存在有害物質溶于油脂中進入人體的風險。
總之,目前的食品用一次性手套還很難解決油脂滲入的問題,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正視問題,合理使用,盡量選擇合格、合規(guī)的產(chǎn)品。
除了以上這些
關于小龍蝦的謠言傳播很廣
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辟謠
1小龍蝦是吃垃圾長大的?
小龍蝦的環(huán)境適應性比較強,能在污水中生存,但這不意味著小龍蝦只有在污水在才能生存。
有實驗數(shù)據(jù)顯示,將新鮮、腐蝕性食物放在小龍蝦面前,小龍蝦選擇新鮮食物和腐蝕性食物的比例為10:1。
另外,雖然小龍蝦食用腐爛食物,但是其強大的胃受力能夠迅速分解有機物的毒性,隨糞便排出體外,并不會因食用垃圾而在體內囤積毒素。
其實,有新鮮食物吃,誰愿意吃垃圾呢!小龍蝦也是這樣的!
實際上,小龍蝦更喜歡清水環(huán)境。小龍蝦在生長過程中要脫7、8次殼,如果水質不好,小龍蝦就脫不了殼,長不好。所以不用擔心養(yǎng)殖戶用太臟的水養(yǎng)小龍蝦。
2吃小龍蝦會感染肺吸蟲?
肺吸蟲病,是一種喜好在人體肺部寄生的吸蟲,一旦感染,就容易引發(fā)咳嗽、胸悶等癥狀。近年來,確實曾有因食用小龍蝦后感染肺吸蟲病的報道,讓喜愛小龍蝦的吃貨心有余悸。
但是,其實不必過于驚慌。因為日常我們吃的淡水魚蝦,也可能是寄生蟲的宿主,我們都吃了這么多年了,也沒見吃出啥事。
最關鍵的還是煮熟!只要蒸熟煮透,就是安全可靠的。肺吸蟲以囊蚴的形態(tài)寄生于小龍蝦中,烹飪時溫度達到100℃并持續(xù)10分鐘,即可殺死。
3小龍蝦體內重金屬超標?
重金屬具有可積累性,自然界中食物鏈越高端的生物對重金屬的積累越多。小龍蝦以水草等原初生物為食,處于食物鏈的底端,對重金屬的積累低。所以,正常養(yǎng)殖下,重金屬殘留是不會超標的。
另外,小龍蝦對重金屬十分敏感,一旦受到重金屬污染,小龍蝦會生長緩慢,外殼變異,直接影響外觀及市售。小龍蝦生長過程中又不斷脫殼,所以重金屬中毒的可能性不大。
4小龍蝦和維生素C同吃=自殺?
不靠譜!
理論上看,蝦里面的五價砷,與水果中的維生素C,確實可以反應生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稱的“砒霜”。
但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要達到中毒甚至致命的劑量,得一次吃上百斤甚至更多受到嚴重污染的蝦,同時搭配幾瓶維生素C片。這之前,肚皮早都被撐爆了。
小編建議
海洋是各種污染物最后的歸宿,尤其在近海,來自大陸的污染物被沖刷至此,可以被水生生物富集。以海底底泥中有機質為生的貝類容易富集鉛、鎘、汞等重金屬和其他污染物,而肉食性的魚類因為處于食物鏈頂端,也容易富集污染物。從污染物含量來看,一般是海水魚高于淡水魚,肉食魚高于草食魚,大魚高于小魚。普通消費者可增加食物多樣性,通過平衡膳食降低污染物的總體攝入水平。
魚類是人類優(yōu)質蛋白、脂類、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魚類及其產(chǎn)品品種搭配、適量食用,對健康總體上是利大于弊的。但要注意,兒童以及準備懷孕、孕期中或正在哺乳的女性應當避免食用鯊魚、旗魚、金槍魚等魚類產(chǎn)品?刂破渌笮腿馐承院.a(chǎn)魚類的攝入量,平均每周不超過300克為宜。如果覺得某一周吃多了,下一周少吃或不吃即可。
重金屬污染導致的急性食物中毒其實是很少見的,吃海鮮或水產(chǎn)時真正最大的威脅是微生物,尤其是副溶血性弧菌,目前我國食源性疾病報告病例中它名列前茅。對付細菌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和對付寄生蟲一樣,燒熟煮透是最保險的辦法。此外,盡量不要吃不新鮮、來歷不明和不認識的水產(chǎn)品,發(fā)生赤潮的海域捕撈的海產(chǎn)也要慎食或不吃,因為這些水產(chǎn)可能帶有能造成中毒的生物胺、藻類毒素或其他生物毒素。
小龍蝦怎么剝比較省事?
蝦軍還有5秒到達餐桌
請做好準備
第一步:拿起小龍蝦,一只手抓著蝦頭,一只手拿著蝦身,用大拇指按壓第二節(jié)蝦殼;
第二步:用手再擠一擠、捏一捏蝦身的兩側;
第三步:捏住蝦身往蝦頭一戳,再用力往外一扯。蝦身和蝦頭就分離了;
第四步:把蝦仁從蝦身中拔出即可。
當然,江湖流傳的最優(yōu)雅的剝蝦大法,還是——
找個對象
讓你對象幫你剝!
文章來源于化學人生(內容綜合于科普中國、果殼網(wǎng)、人民網(wǎng)、新華網(wǎng))。轉載只為分享知識,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
用手一掰
把蝦頭和身體分開
一口蝦肉
一口蝦黃
那味道真是……
大家是不是都看餓了?
等等
有個問題不知道各位有沒有注意過
吃小龍蝦的時候
是不是都帶著一次性手套呢?
可為什么每次吃完了都搞得滿手油?
手套破了嗎?
一檢查還真沒有
這是咋回事?
難道是一次性手套被溶解了?
這樣對我們的身體有什么危害嗎?
今天就一起來了解一下
一次性手套是用什么制作的?
目前,市面上的一次性手套主要有乳膠手套、PVC手套和PE手套三種。
乳膠手套主要用在醫(yī)藥和科研領域,PVC手套因為耐熱性低、生產(chǎn)過程中添加增塑劑一般不會用于食品領域。
所以,我們在食品領域使用的一次性手套絕大多數(shù)都是聚乙烯(PE)手套。
為什么戴上手套還會滿手油?
相信大家一定都有這樣的困擾,吃小龍蝦時明明戴著手套,甚至是兩層手套,為什么還會滿手油呢?
生產(chǎn)一次性薄膜手套用到的聚乙烯原料主要是低密度聚乙烯(LDPE)和線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LDPE和LLDPE密度較低,同時其中帶支鏈的聚合物分子較多,造成聚合物鏈之間分子空隙較大。
而且,根據(jù)“相似相溶”原理,在接觸油脂時,LDPE和LLDPE可能會發(fā)生一定程度的溶脹,使得油脂分子會從我們肉眼不可見的空隙穿過一次性手套。
大家或許會擔心,油穿透了手套,是不是就代表聚乙烯被油脂溶解了呢?
按照合格規(guī)程生產(chǎn)的PE產(chǎn)品本身就具有耐酸、耐堿、耐油的特性,因此在非高溫下短時間接觸油脂,基本不會造成PE材料的溶解。
為啥還要戴?
既然戴上一次性手套仍然無法避免油脂分子的透過,那么我們?yōu)槭裁催要帶上它呢?
其實,在接觸食品時戴上一次性手套最大的作用并不是防止油脂,而是為了阻隔細菌。
在日常生活中,我們的手指上不可避免地沾染上一些細菌,而PE材料制備的一次性手套本身就具備阻止細菌通過的功效,在吃小龍蝦時戴上它,可以有效的防止手上的細菌進入人體內,從而達到健康飲食的目的。
值得注意的是,在使用一次性手套時,盡量購買正規(guī)廠家生產(chǎn)的。劣質的一次性手套可能是采用可回收廢料制備,進一步降低了手套的性能和阻隔性,同時還存在有害物質溶于油脂中進入人體的風險。
總之,目前的食品用一次性手套還很難解決油脂滲入的問題,日常生活中我們需要正視問題,合理使用,盡量選擇合格、合規(guī)的產(chǎn)品。
除了以上這些
關于小龍蝦的謠言傳播很廣
小編就來為大家一一辟謠
1小龍蝦是吃垃圾長大的?
小龍蝦的環(huán)境適應性比較強,能在污水中生存,但這不意味著小龍蝦只有在污水在才能生存。
有實驗數(shù)據(jù)顯示,將新鮮、腐蝕性食物放在小龍蝦面前,小龍蝦選擇新鮮食物和腐蝕性食物的比例為10:1。
另外,雖然小龍蝦食用腐爛食物,但是其強大的胃受力能夠迅速分解有機物的毒性,隨糞便排出體外,并不會因食用垃圾而在體內囤積毒素。
其實,有新鮮食物吃,誰愿意吃垃圾呢!小龍蝦也是這樣的!
實際上,小龍蝦更喜歡清水環(huán)境。小龍蝦在生長過程中要脫7、8次殼,如果水質不好,小龍蝦就脫不了殼,長不好。所以不用擔心養(yǎng)殖戶用太臟的水養(yǎng)小龍蝦。
2吃小龍蝦會感染肺吸蟲?
肺吸蟲病,是一種喜好在人體肺部寄生的吸蟲,一旦感染,就容易引發(fā)咳嗽、胸悶等癥狀。近年來,確實曾有因食用小龍蝦后感染肺吸蟲病的報道,讓喜愛小龍蝦的吃貨心有余悸。
但是,其實不必過于驚慌。因為日常我們吃的淡水魚蝦,也可能是寄生蟲的宿主,我們都吃了這么多年了,也沒見吃出啥事。
最關鍵的還是煮熟!只要蒸熟煮透,就是安全可靠的。肺吸蟲以囊蚴的形態(tài)寄生于小龍蝦中,烹飪時溫度達到100℃并持續(xù)10分鐘,即可殺死。
3小龍蝦體內重金屬超標?
重金屬具有可積累性,自然界中食物鏈越高端的生物對重金屬的積累越多。小龍蝦以水草等原初生物為食,處于食物鏈的底端,對重金屬的積累低。所以,正常養(yǎng)殖下,重金屬殘留是不會超標的。
另外,小龍蝦對重金屬十分敏感,一旦受到重金屬污染,小龍蝦會生長緩慢,外殼變異,直接影響外觀及市售。小龍蝦生長過程中又不斷脫殼,所以重金屬中毒的可能性不大。
4小龍蝦和維生素C同吃=自殺?
不靠譜!
理論上看,蝦里面的五價砷,與水果中的維生素C,確實可以反應生成三氧化二砷,也就是俗稱的“砒霜”。
但拋開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要達到中毒甚至致命的劑量,得一次吃上百斤甚至更多受到嚴重污染的蝦,同時搭配幾瓶維生素C片。這之前,肚皮早都被撐爆了。
小編建議
海洋是各種污染物最后的歸宿,尤其在近海,來自大陸的污染物被沖刷至此,可以被水生生物富集。以海底底泥中有機質為生的貝類容易富集鉛、鎘、汞等重金屬和其他污染物,而肉食性的魚類因為處于食物鏈頂端,也容易富集污染物。從污染物含量來看,一般是海水魚高于淡水魚,肉食魚高于草食魚,大魚高于小魚。普通消費者可增加食物多樣性,通過平衡膳食降低污染物的總體攝入水平。
魚類是人類優(yōu)質蛋白、脂類、脂溶性維生素、B族維生素和礦物質的良好來源,魚類及其產(chǎn)品品種搭配、適量食用,對健康總體上是利大于弊的。但要注意,兒童以及準備懷孕、孕期中或正在哺乳的女性應當避免食用鯊魚、旗魚、金槍魚等魚類產(chǎn)品?刂破渌笮腿馐承院.a(chǎn)魚類的攝入量,平均每周不超過300克為宜。如果覺得某一周吃多了,下一周少吃或不吃即可。
重金屬污染導致的急性食物中毒其實是很少見的,吃海鮮或水產(chǎn)時真正最大的威脅是微生物,尤其是副溶血性弧菌,目前我國食源性疾病報告病例中它名列前茅。對付細菌的辦法其實很簡單,和對付寄生蟲一樣,燒熟煮透是最保險的辦法。此外,盡量不要吃不新鮮、來歷不明和不認識的水產(chǎn)品,發(fā)生赤潮的海域捕撈的海產(chǎn)也要慎食或不吃,因為這些水產(chǎn)可能帶有能造成中毒的生物胺、藻類毒素或其他生物毒素。
小龍蝦怎么剝比較省事?
蝦軍還有5秒到達餐桌
請做好準備
第一步:拿起小龍蝦,一只手抓著蝦頭,一只手拿著蝦身,用大拇指按壓第二節(jié)蝦殼;
第二步:用手再擠一擠、捏一捏蝦身的兩側;
第三步:捏住蝦身往蝦頭一戳,再用力往外一扯。蝦身和蝦頭就分離了;
第四步:把蝦仁從蝦身中拔出即可。
當然,江湖流傳的最優(yōu)雅的剝蝦大法,還是——
找個對象
讓你對象幫你剝!
文章來源于化學人生(內容綜合于科普中國、果殼網(wǎng)、人民網(wǎng)、新華網(wǎng))。轉載只為分享知識,如有侵權請聯(lián)系刪除。